肝臟出現發炎性的障礙原因很多,有化學藥物引起的,也有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常見的原因有酒精,以及B型肝炎、C型肝炎、A型肝炎等病毒性的肝炎。其他諸如E型肝炎、農藥、揮發性的有機溶劑、毒物藥物…等等,也都可能造成肝臟細胞。健康檢查一般大都檢查酒精性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特殊作業的職業會另外選擇其他肝炎的檢查,例如餐飲食品檢查A型肝炎;接觸農藥的農民、製造者、農藥業者會檢查Cholinesterase…等。病毒性肝炎說明如下:
B型肝炎:
台灣地區的成年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比例高達15~20%,這也是台灣地區肝病猖獗的主要原因。B型肝炎主要是血液傳染。感染途徑分:(1)水平傳染:如輸血或血液製劑、接吻、房事、任何親密行為、被不潔針頭刺頭、紋身、紋眉、穿耳洞、共用牙刷及刮鬍刀等。(2)垂直傳染:母親從胎盤、羊水、血液、陰道分泌物等傳染給胎兒。感染B型肝炎潛伏期約50~180天。B型肝炎的感染遍佈全世界,但75.7%分佈於亞洲極大洋洲地區。15至30歲之間發生率較高;都市較鄉下高;男人較女人高;同性戀者高。感染來源主要來自慢性帶原者和急性B型肝炎病人。大部分感染患者都無自覺症狀,尤其是嬰幼兒感染,更沒有症狀,但亦轉變成慢性帶原者。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的演變與結果可能如下:
(1)
產生抗體:多數人感染後,體內免疫系統會產生保護性抗體,而自動痊癒。衛生署已於民國74年起針對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
(2)
猛爆性肝炎:是病毒肝炎最可怕的併發症。病症迅速的進行而惡化,很短時間內所有肝細胞全部壞死,而引起肝性腦病變,終至死亡。發生率約1-8%,死亡率約60-90%。病人通常會精神狀態改變和人格異常情形,最後發生昏迷。
(3)
急性肝炎:潛伏期後,病毒在肝細胞中快速複製繁殖。肝炎症狀開始出現,病人首先體溫升高,並發生厭食、倦怠、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尿呈茶色、關節疼痛等,較嚴重者出現黃疸,或輕度的肝或脾腫大。約有90%患者於急性期後,體內會產生抗體而恢復健康。
(4)
慢性肝炎:肝功能異常及肝組織切片呈現慢性炎症的變化超過六個月以上而無進步跡象者,稱之。又分:
(5)
慢性活動性肝炎:症狀為進行性肝細胞機能不良和肝組織破壞,終至形成肝硬化、肝衰竭和門脈高壓等合併症。約65%的病人在症狀開始後五至十年內死亡。
(6) 慢性持續性肝炎:為肝臟連續的炎性反應,通常只有輕度肝臟酵素異常,而持續幾個月或幾年。為一種良性自限性的疾病,不至於進行為肝硬化,因此無須治療。
(7)
B型肝炎帶原:病毒在體內不斷增生繁殖,成為長期甚至終身的帶原現象。患者將來罹患肝硬化與肝癌的機率比較高,所以建議B型肝炎帶原者,每3~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血中胎兒蛋白(AFP)及腹部超音波。 |